动植物油酸放置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分解氧化的现象,具体这个现象是怎么形成的呢?想要了解的朋友一起来看一下吧。
1、β-氧化:动植物油酸的分解代谢又称β-氧化,是指长链被氧化最终产生ATP形式的能量。
2、过程概述:先以它的酰基与-CoA衍生物。随后经过四步代谢反应,羧基端脱掉两个碳原子单元即乙酰辅酶-A单元了。彻底氧化是上述步骤的多次反复,以软脂酸为例,最终产生8个乙酰-CoA,7FADH2,7NADH和7H+,一分子软脂酸可生成106个ATP,相当于106×-30.54kal=3237.6Kj或3940.1KJ3。
过程详述:
(1)活化动植物油酸进入细胞后,首先在线粒体外或胞浆中被活化,形成脂酰CoA,然后进入线粒体进行氧化。在脂酰CoA合成酶催化下,由ATP提供能量,将其转变成脂酰CoA。
(2)转入线粒体:线粒体内膜不允许长链脂酰-CoA穿透,为此它要经肉碱/脂酰肉碱转移酶催化,形成肉碱衍生物,才可进入线粒体。一旦进入线粒体后又在酶的特异催化下,释出游离肉碱,回归为脂酰-CoA。
(3)β-氧化:经历四个反应1、脂酰-CoA被FAD氧化形成反式-2-烯酰-CoA.2、上述烯酰-CoA经过水合,生成3-羟脂酰-CoA。
3、3-羟脂酰-CoA被NAD+氧化,形成酮脂酰-CoA.4、最后一步是被第二个-CoA分子硫解,生成乙酰-CoA及一个减少了两个碳原子的脂酰-CoA。
动植物油酸的分解氧化过程就是上面为大家介绍的那样了,对于这种问题,我们只需要知道其原理就好了。